服务项目Service Items
高新技术企业认定
ISO认证
政府资助
知识产权贯标
产品认证
资质代办
验厂辅导
专利代理人如何转做知识产权咨询,知产咨询的工作内容是啥,需要怎样的知识架构?
简单讲,作为有专利实务基础的代理人,转入专利咨询,最需要补的基础技能是专利检索、科技情报分析、侵权及维权。进一步还需要管理、金融、市场、财务等方面的知识。关键是会转换思维视角,从代理人的个案实务,到咨询师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如何利用知识产权。
专利咨询机构,目前最基础的工作主要是围绕企业专利保护策略(专利布局等)和侵权风险(FTO等),也有延伸到科技情报分析,以为研发提供参考。
再向高端发展,就要与企业商业策划更深入的融合,对行业有深入了解,懂得管理、金融、市场、财务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就更为重要了。但目前咨询机构在这种高端领域做出成绩的还很少。一方面是环境还欠成熟,另一方面,事务越高端就越涉及核心商业机密,企业更倾向于内部解决。
泛泛而论,外部咨询师的知识结构与企业知产主管、总监较为接近,而后者更能够向最为核心、高端的领域发展。
以下是回答一个朋友的问题时写的,供参考,以体会代理人与企业知产总监或咨询师思维视角的差别,另附其他有关文章:
最好的专利,是技术人员与代理人两方面深度合作而产出的。产不出好专利,关键在企业,但不在于研发流程。最大的问题在于现在企业专利产出过程中,多数企业还是技术和专利两张皮的局面,做到到位的还很少。为什么说企业是关键?因为主动权在于企业,现在不缺少技术、专利两方面的专业人才,企业的意识和投入力度决定了专利质量。大家正在开始认识这个问题,但认识还不到位:最懂知识产权的人应当在企业。专利作为商战的武器,企业的老总、知产总监与代理人、律师的关系,好比军事战略家与士兵的关系。当把专利比作精美产品,发明人与代理人的关系像是设计师与工匠的关系。你所说的撰写能力,再加上其他专利实务技能,好比是战士的作战能力、工匠的加工能力,战略家和设计师对这些能力有很好的了解,才能策划好战争、搞出精美产品,但他们不一定要与战士、工匠同样具备这些能力,不同的角色要求不同。有的士兵可能成长为战略家,有的工匠可以成为设计师,或者集工匠与设计师的本领于一身。但也有很多情况下不会是这样。
以上这些啰嗦话要说两点:企业和代理的境界和路数不同;各种发展路径都能走通。
专利行业从业者,在考CPA或司法中纠结中,最近流行的科技金融,不知道专利和CPA是否有交集的地方? 专利分析师前景及职业规划?